查看原文
其他

关注沉默的少数,探寻博物馆现行之外的价值

2018-04-09 ML 弘博网


近期,关于性侵的话题引发社会关注。面临此类问题,博物馆曾经发声,也应当继续发声。


2016年夏天

日本


展览:“被贩卖的自己”企画展


图1(请点击空白处,倾听她的自白)

“我开始卖春的时候才刚刚16岁,通过朋友介绍而参加了‘Party’,无论是在家还是学校都没有我的容身之地,朋友也很少,只要有‘朋友’的存在,我就感到非常高兴”


图2(请点击空白处,倾听她的自白)

“在家中受到了性虐待,家人张口就向我索要金钱、DV,生活得异常压抑,想要逃离那个地方”


图3(请点击空白处,倾听她的自白)

“父亲一喝酒就耍酒疯,哥哥强行与我发生关系,我从16岁开始,就过上了辗转于男人家中的日子,已经记不得究竟自残了多少次,被送进精神病院又有多少次,被医生诊断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2017年末

比利时


展览:What were you wearing?


图1(请点击空白处,倾听她的自白)

37 39899 37 14940 0 0 1962 0 0:00:20 0:00:07 0:00:13 2862

“我们就像往常一样出去玩,看了个电影,大家一起喝点东西,可能我喝的有点多了。醒来的时候,他在我身上...”


图2(请点击空白处,倾听她的自白)

“当时只是要去上课汇报演讲而已...”



图3(请点击空白处,倾听她的自白)

“一条裙子,事件几个月过去后,我妈妈站在我的衣橱前抱怨,为什么我再也不肯穿裙子了,那时我只有六岁”


图4(请点击空白处,倾听她的自白)

“我穿了我的警服而且带有武装,但这并没有让事情有什么不同”



始于唏嘘


看过上面的描述,不知读者可有所感、所思、所虑、或所忧。笔者陷入了思绪万千却无从下笔,其一在于不忍直面她们所遭受的伤痛,其二在于不禁汗颜自己的怯懦(与她们的勇敢相较而言),其三更愧于自己对她们原有的标签化处理(固有的来自主流意识的傲慢与偏见)。不得不承认,正是主流意识对她们固有的傲慢与偏见,造就了她们伤痛的延续与悲剧的不断重演。她们习惯性地被主流群体边缘化、标签化,这样的窘境压迫着她们的生活空间,更压迫着她们的心理承受空间。无情的世间冷眼,刺伤的不只是她们,更是我们这个本就趋于冷漠的世间。


陷入沉思的笔者,回想起美国博物馆学学者Stephen Weil的一句话:“Whatever worthiness a museum may ultimately have derives from what it does, not from what it is.(博物馆的价值不在于拥有什么,而在于做了什么)”


2017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与有争议的历史:博物馆讲述难以言说的历史”。于TA们而言,这些“不堪回首”的往事,对博物馆而言,却是难以言说的现在。在博物馆蓬勃发展的现在,博物馆的价值到底在何方?


沉默的少数


自“沉默的大多数”衍生出来的“沉默的少数”(下文将借用“她们”指代)一词,也是容易让公众选择性地忽略的一个词。这个词指代着一群与主流大众“格格不入”的人,或者说本来是大众一员,被标签化后被误解被鄙夷的一群“非主流”群体。这一群体可能连反映自己困难的能力都没有(大部分是受心理层面的压力所致),甚至连表达诉求的平台都缺乏(愿意为其提供发声平台的机构或组织屈指可数)。


由于现实中的主流群体没有想象中那么宽容与理智,迫使这一群体还承受着来自主流群体的大量误解与偏见。“16%的比利时人会觉得如果女性穿着不那么性感也就不会有那么多强奸案”, 更有不少责难的言语,“谁让你穿成那样的”,“当时你的穿着是怎样的”。不少日本网友对“被贩卖的自己”展览横加指责或仍然误解,充斥着傲慢的非难,“就是为了钱”、“伤风败俗”、“自作自受”……


这样的误解与偏见不只是在日本或比利时,近几年来全球各地的动荡中都有所显现,国内也没有例外。可见现实中普遍公众对“沉默的少数”认知太少,且情况不容乐观。根据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女童保护基金发布的2017年性侵儿童案例统计及儿童防性侵教育调查报告显示,公开报道的性侵儿童案例中受害人超过606人(表述为多人受害但没写具体人数的,按3人计算),受害人中有女童548人,占比为90.43%;男童58人,占比为9.57%,这一比例较2016年的7.58%仍在升高。该基金发布此报告,旨在呼吁社会各方关注儿童被性侵的严峻现状和防性侵教育的严重缺失,然而得到的关注力度依旧微乎其微。


主流群体的选择性偏见,言语间充斥的对“她们”先入为主的误解,甚至流露出一种居高临下的道德审视,这些共同压迫使得“她们”只能成为沉默的少数。伴随着原有的伤痛,和来自主流群体的二次伤害或忽视,她们艰难地活着。而不断的公众忽视与制度缺陷使得同一类型的迫害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


打破沉默


幸运地,有一群想打破沉默的“她们”,开始了打破沉默的尝试。


2016年,在日本,20多位少女共同策划了一个属于她们的展览——“被贩卖的自己”企画展,用图片和文字,向公众倾诉“她们”内心深处,从未表露过的秘密。展厅毫不掩饰主题的尖锐,一个简单直接的问题被安排在展厅开始的位置,“您是如何看待中学生卖春的现象呢?”让笔者猝不及防。展厅中详细的经历描述和照片,映射着少女们的现实与遭遇,也让笔者陷入沉思。


请扫描以上二维码观看完整“被贩卖的自己”企画展视频,视频由MT字幕组提供


2017年,在比利时,“What were you wearing?”展览的策划人介绍,她是在之前美国高校的两个类似项目的启发下筹划了这个展览。整个展览根据一些曾经经历过性骚扰和性侵犯的受害者的真人真事构成。展览通过收集了她们的衣物,并依据受访者的描述,重组出她们当时所穿的衣服,构建而成。在展厅的墙上,钉着受害者被性骚扰和性侵犯时所穿的衣服,每一件都是日常中再普通不过的样式。这些服装在诉说着受害者的无辜与悲惨经历,更是在打破她们的沉默,向世人发出她们内心的对来自主流群体的偏见的抗议。


阐释的源思


阐释·目的


不是为了消费伤痛,只是希望通过简单的阐释,能少一些异样的目光。


上述策划展览的阐释目的简单纯粹。阐释的主题没有繁杂的多重“顾虑”,没有靓丽的辉煌主题,也没有厚重的主流沉淀。仅仅是在平静地叙说着自己被误解的一面,仅仅是想通过剖开一次自己的伤口,换取没有他人再次伤害的生活。


这就如“What were you wearing?”策展人所呼吁的,“大家不应再责备受害者穿着过于暴露了,不应再认为受害者是自作自受”。


阐释·反思


在浏览了上述两个展览的报道后,笔者佩服她们的勇气,也深感其中的不易。自我剖解地阐释获得的显著效果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展厅内充斥着沉重的氛围,折射的凝重眼神中布满思索与外溢的泪光,夹杂一丝叹息中的反思。


“被贩卖的自己”观众随访:


♜“她们遭受着的苦难远超我们的现象,看了之后心情很沉重,现实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本以为卖春现象只是男性的性犯罪,但现在才真正地认识到,其实我们所有人都是加害者,感觉十分惭愧。”

“What were you wearing?”观众随访:


♖“这些衣服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性侵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任何时间、任何地方。”


♖“你真正开始思考人,思考受害人。”


“被贩卖的自己”观众随访视频截图


笔者看到了从展览主题与观众反思共同构建出来的一个幻化的灵动。来自展览主题的最直白的表述和来自世人的最温柔的慰藉与反思,互相催化出了展览阐释与观众反思的交融,填充着本就窄小的展示空间,让其如此丰满,也颇感踏实。一个“实”的展览,不在于展品的辉煌壮阔,而在于展览的灵魂升华。通过阐释“她们”的内心与遭遇,引领的不是猎奇,而是观者的反思,对自己、对群体、对社会的反思。


“What were you wearing?”观众随访视频截图


博物馆缺位


在“沉默的少数”群体中,“她们”是相对幸运的,有那些敢于担当的机构为“她们”提供了一个向公众倾诉的平台。实际上,敢于担当、勇于发声的平台还是屈指可数的,虽然各有理由与苦衷,但社会现实需要有平台来有所担当,承担社会责任。(拓展阅读:当“性侵”成为社会焦点,博物馆怎能“置身事外”


博物馆,是一个可以海纳百川的名字,它们一直强调着文明与文化的承载,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把文明与文化局限在馆藏物品的固化层面,在面对社会现实问题时,发声的较少。博物馆在一些边缘问题(容易被忽略的社会文化议题)上的缺位,恰恰反映的是博物馆业界知道自己应该为社会做点什么,却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到底是为了什么,最终变成跟在他人观念之后的发展局面。


博物馆主动或被动缺位


阐释是博物馆与生具有的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某种意义而言,博物馆阐释是博物馆向公众传递信息的一种多层面过程。因此大部分博物馆都会做出一致的阐释选择(主动或被动),过分专注于馆藏器物的学术层面研究而缺乏与今人相关联的感性上升,或者,只是盲目的感性。


公众对非主流话题有其固有形成的偏见与误解,缘由各异且具有不可控性,然而这并不代表作为公共文化机构的博物馆也可以为了避免招惹争议,而选择放弃对公众固有文化偏见的引导责任。恰恰相反,对于社会存在的普遍偏见与误解,博物馆更是有责任与义务为公众文化做出合理、理性地引导。


相较于大馆的综合性而言,中小馆或专题博物馆其实理论上应该有着更活跃的主题选择空间,从小众主题出发阐释与肩负其应有的对社区,对特定领域的文化引导作用。


缺位源于定位混乱  


笔者看来,博物馆的宗旨不明确与定位混乱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首先博物馆普遍存在对博物馆内涵的误解或片面理解,基本还停留在以文物或考古为中心的认识层面,虽然偶有新认知或新思想,但是却未对此产生引导作用,同时固守成规的业界状态也为此带来不少对新认知的阻力。


其次打开琳琅满目、色彩缤纷的各博物馆官网,大部分都没有对本馆的宗旨或愿景表述,鲜有得见某些新馆对其宗旨与愿景的描述,但仍多停留在文物层面,空泛而雷同,忽略了博物馆的综合性考量(综合馆≠综合性)。


博物馆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在进行文物保存和研究,以及观众的教育之外,如何引导公众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也是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机构的文化引导责任所在。


缺位后的反思


还是回归到上文提到的那句话,“Whatever worthiness a museum may ultimately have derives from what it does, not from what it is.(博物馆的价值不在于拥有什么,而在于做了什么)”。


博物馆面对“沉默的少数”所形成的缺位现状,原因有很多,笔者也不得细究(愿而不可)。在倡导文化大繁荣的当下,对“沉默的少数”的关注会带来不少非议甚至非难,似乎与众多宣传格格不入。实际上恰恰最能体现文化自信的就是正视“沉默的少数”的现实状态与问题,从社会层面开启文化的反思与新时代文化观的确立。关注“沉默的少数”恰恰可以从最隐晦的一面为“文化自信”的倡导为公众文化认知与修正注入潜移默化的引导。就博物馆自身而言,思考被忽略的阐释,其实这除了博物馆的责任所在,也是一种证明价值的途径,开展一场关注“沉默的少数”的阐释,不需要名贵的藏品,需要的只是一颗赤子之心与踏实的策划而已。当然,这很难,确实很难……


后记


博物馆一词从未停止演进和变迁,其社会价值与责任也应该在不断提高与扩大,而非故步自封在文物堆积的象牙塔上。博物馆的社会价值与责任除了大家都知晓的那些“高大上”外,还有就是关注那些被忽略的“沉默的少数”,这也是一个公共机构之所以存在的意义所在。


作者:ML

视频资料由MT字幕组提供

图片来源于视频截图与网络

编辑:Mark仔#猴皮皮



对于博物馆的免费开放,你有什么感受呢?

填写一份问卷,让我们听到你的声音!

也请将问卷分享给你的朋友们,让我们了解更多人的感受。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填写问卷↓↓



相关链接:

当古典遇上前卫,“中国末代王朝的威势与华美”背后的巧思与突破

了解现代设计?你需要走进这个新开馆的博物馆看一看

博物馆日来临,征集您“手机中的博物馆记忆”

有件事,这座博物馆坚持了13年

古礼复原:文化遗产动态展示的新尝试

感受生命奇迹,或许这就是纪念馆对我们最大的意义

故宫现在很光鲜,可是她的前半生——也不容易啊

看完前半生,现在来看看故宫的今生

征稿|携手·共享——2018国内美术馆发展论坛邀你投稿

唯一投稿邮箱:news@hongbowang.net

QQ:博物馆行业交流群 672602553


·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以下公众号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